以 沫

Love Prevails
凹三:sharmily,冲呀:以沫

【历史】冷战前期美英法关系的变化

这是一个历史相关的介绍,主题是二战后到60年代美英法三国的关系,时间上前后都有一些延伸,并附带各种跑火车。

因为要写一篇关于1960s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APH金三角同人文,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对那个年代很了解,所以简单捋一下60年代西方国家内部矛盾的前因,以及美英法三国在其中的角色。

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也可能有些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如果觉得哪里说得不对欢迎指出来。

--------------------------------------------------------

【前言】

20世纪60年代是冷战中非常有趣的一个阶段,东西方两大阵营分别闹起了内讧,两个超级大国都开始收拾内务,彼此矛盾相对缓和一些。当然内讧并不都在60年代内解决了,也不是只在60年代有冲突,但是各种争端在60年代似乎有一个比较集中的爆发。

苏联这边最主要是中苏交恶,以及东欧国家的各种运动;美国那边最大的麻烦就是非常不听话的法国,而美国真正开始头疼,大概是当法国联合了部分欧洲国家,对美国说“我们需要谈谈”的时候。

事件的集中发生不会仅仅是偶然,这些矛盾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世界正慢慢从二战的阴影中走出来。

美苏的地位是二战打下来的,有一种看法认为美苏对峙实际上是一种默契的配合,各国为了不成为美苏争霸的炮灰纷纷选边站,让美苏完成了对各自势力范围的整合。不管美苏有没有这个动机,客观上确实有这个效果,战后一段时间内美苏对各自阵营的控制都很稳固。

时间来到60年代,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尽管美苏的优势仍旧明显,但相对地位有所下降。此时很多国家有能力保持独立,也就不愿意再当小弟,开始试图挑战老大哥的权威,而西欧是其中比较典型的。

西欧曾经是世界上最富庶、最发达的地方,整体来说工业化的底子都不错,所以在美国的注资下恢复得很快(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有争议)。60年代欧洲经济欣欣向荣,战后的美元荒已经变成了美元灾,这时欧洲发现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极度不匹配,就引发了60年代欧美的碰撞。

战后经济恢复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内部的实力地位也在不断调整。对这个时期有所了解能帮助理解60年代的欧美冲突,为此我将简单整理一下两个比较重要的国家,法国和英国,他们在战后一二十年内的心路历程、外交思路,以及和美国的关系。

【法国篇】

60年代的欧洲面临的局面其实和我们现在有一点点像。欧洲的崛起非常明显,但因为战后美国成为规则制定者,已经牢牢地掌控了话语体系,欧洲发现自己在国际事务中鲜有发言权。美国不可能看到欧洲崛起了就乖乖把权力让出来,这是欧洲对美国不满的根源。

权力从来不会自己跑过来,既然美国不肯给只好想办法去抢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英国算是美国的核心盟友,也是战后美国构建的体系的受益者和“统治阶级”,分享了美国的很多权力,所以欧洲的不满也同样针对英国。当然美国仍然是权力体系最大的受益者。

其中对美国尤为不满的是法国。首先法国好歹也算是战胜国吧,好歹也是联合国五流氓之一吧,好歹也…(此处省略一万字,法国人天然的骄傲感你懂的)加上法国当时国内发展得很好,自然会觉得凭什么我的话语权还不如海峡对面那个穷逼。

我也不是在黑英国,英国战后的经济一直都不是很好,在优秀的欧洲的映衬下连美国都相形见绌,就更别提英国了。60年代英国的经济危机、经济衰退一波接一波,财政紧张、失业率高,简直惨不忍睹。

法国讨厌美国有一定历史原因。战后法国开始不信任美国的契机是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对英法背后捅刀的行为,法国于是觉得美国不可靠、北约不可靠,还是得靠自己自力更生。

再往早了说,法国联欧拒美的思路可能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1958年开始当了10年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在二战期间一直和英美打交道,而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非常看不起法国、非常不喜欢戴高乐,差点要强行把戴高乐从自由法国领导者的位置上薅下来(两人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中有一段互动,堪称教科书级的尴尬)。

罗斯福讨厌戴高乐的一个原因是觉得这人太拿自己当回事。戴高乐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姿态呢?因为他看得很明白,战争一定会赢,最大的问题是战后利益分配。戴高乐对列强们的尿性还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如果不和英美斗、不尽力保持法国的独立性,战后法国可能会失去一切(比如凡尔赛条约里的中国)。

战争期间戴高乐就明白法国和英美不完全是朋友。确实,分配利益的时候美国力推中国(中华民国)而认为法国没资格,如果不是英国保法国,可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五流氓了。法兰西民族的伟大复兴差点被美国一把掐死,戴高乐心里对美国多少有点警惕。

新仇旧恨吧,说法国对美国积怨已久也不为过。当然我觉得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失调,如果没有过去的事情法国可能不会像后来那么激进,但是面对政治地位低下的情况肯定会有所抗争;而如果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再不满也不见得就敢公然和美国叫板。

法国的发展好归好,但有一个很严重的硬伤就是体量太小。法国的地盘应该是中西欧最大的,曾经也长期是欧洲人口大国。但是开启工业化之后欧洲人口暴涨,英德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只有法国的人口增长一直比较缓慢,尤其是19世纪。

关于法国的低增长率有一些推测,有说是被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忽悠瘸了,有说是政府政策不行、社会福利不好,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但无论如何他的相对人口变少了,并在19世纪后期相继被德英超过。后来法国在1980年左右才重新超过英国,对德国仍然是望尘莫及。

早期工业化的时候(工业)人口还是非常重要的,法国工业产值在19世纪被德国反超,一方面是产业升级落后、资本组织形式有问题,人口因素也不能忽视。

此外兵源不足也导致法国从19世纪开始就时不时被德国按在地上摩擦,至少是一方面原因吧。一战法国能扛下来我觉得已经是抗德奇侠的水平了,当然也有赖于队友给力,以及德国钻石带青铜实在带不动(俾斯麦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喂)。

国际竞争中体量同样也很重要,法国就算再政通人和,区区5000万人你说你想怎么样吧,美帝微微一笑表示你想清楚再说话(美国当时差不多是2亿人)。

非常自然的思路是找小伙伴,刚好旁边就有一位人多、工业化程度高,还刚被全境占领毫无国权的哥们儿。法德和解也是法国首先递出了橄榄枝,按当时的情况说是拉德国一把也不为过,给了战败后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德国一个机会。

说这么多,意思是法国之所以主动联合德国,可能一开始就带有对抗英美的政治目的。当然50年代的时候欧洲还很破落,更主要的是防御性的团结;但是步入6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话语权已经变成欧洲的共同诉求,这个时候比如1965年欧共体通过《合并条约》进一步一体化,就更有一种进攻的态势。

那欧共体内部又是什么情况呢?从欧共体到欧盟核心一直都是法德,但是当时法国比现在强、德国比现在弱,法国的领导地位还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可能大家对德法轴心有这样的印象,就是法国卖一张脸,明明是五常之耻还到处搞事情,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德国踏实肯干好男人,致力于闷声发大财,真·欧盟中流砥柱。

这种印象真的说明有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且不论现在是不是这样,放在五十年前这肯定不成立。法国经济不好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情形,苏联解体对法国是个不小的打击。60年代的法国还是非常优秀的,简直是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

比如经济,法国总量确实不如西德,但论人均GDP的话其实法德差不多(比英国高)。法国还有一个优势是不像德国那么依赖出口,经济上更独立。此外法国财政预算宽松,60年代把福利体系也慢慢建设起来了,总体来说社会和谐、人口增长稳定(应该主要是自然增长)。

政治上更不用说了,法国五流氓的地位虽然是英国送的,但所作所为也对得起这个名号,又是欧陆上唯一的拥核国(1960年原子弹,1968年氢弹),在欧洲的地位肯定比德国高,说他是欧共体老大没什么问题。

欧洲团结本来就有点针对美国,法国战后也一直看美国不顺眼,刚好这次几位小伙伴都愿意支持法国搞事,作为老大的法国就勇敢地站了出来,和美国说我们欧罗巴人也是要面子的,你得给我们政治地位。

这是美国的战后霸权第一次受到来自内部的严峻挑战,结果如何大家想也知道了:看欧洲现在那熊样就知道是输得很惨啊。但是过程我们先按下不表,在文章里面再说。

【英国篇】

转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英国在这次的欧美矛盾中是什么立场。其实这时候英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有点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的感觉,这个涉及到英国战后的外交思路,还有英美之间、英欧之间非常纠结的关系。

英美之间绝对是充满了爱恨情仇。有人说世界霸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是所有霸主易位中最和平的一次,因为没有经历流血冲突。但是英国曾经长期作为世界一哥,国内肯定不乏帝国主义的政治家,亲兄弟明算账,英国怎么可能自觉自愿地把霸权让出来呢?

其实这次霸权转移同样是腥风血雨,只不过美国用的是经济金融这样软性对抗的手段,而硬性对抗二战的时候德国帮忙完成了。美国对英国也是处心积虑,从战前可能二三十年代就把绞索给英国套上了,战争中和战争后绳子又越拉越紧。

关于美国怎么坑英国有不少阴谋论,我一向觉得阴谋论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信,毕竟政治家也不是白莲花,事情怎么能这么巧每次都不利于英国呢?

比如美国一直鼓吹民族自决原则,支持殖民地独立,当时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是谁呢?再比如二战前期美国很快就把英国的美元和黄金给抽光了,还逼着英国贱卖了不少在美资产。

战争期间美国对英国的援助也是精打细算,一直把英国财政压在一个将崩未崩的临界点上,战后又逼英国在经济崩盘的情况下放开货币互换,后果我相信美国也很清楚(这个后面会再详谈)。

总之在美国的种种精妙操作下,二战结束后英国已经回天乏术,曾经的小弟们在战争中也纷纷抱上了美国的大腿,赌国运可能会被直接打死。英国一想好吧,只好给美国让权了:我们来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吧。

但英国并不是一下就认美国当老大了,他心目中的英美特殊关系和后来实际上的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英国的想法类似于:当世英雄,唯英美而已,愿与君共治天下;但美国不是这么想的,他的意思是:平分是不可能平分的,二八分都不行,但作为特别优惠,我可以把手下头号小弟的位子给你留着。

最终两国实力的差异使得事情慢慢就向美国的期望发展了。

要理解英国的心态,我们可以看一下英国在战后提出的“三环外交”战略。这个说法是保守党的丘吉尔提出来的,但即使是1945年-1951年工党当政的时候大致上也是按这个思路走的。

三环外交是说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世界里有三个大环:一个是大英帝国及其自治领,也就是后来的英联邦;第二个是包括英美加等国在内的英语世界,其实主要就是英联邦了,专门提这个就是为了把美国也划拉进来;第三个是欧洲,准确地说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而“联合”一是为了防止赤化、二也是制衡美国。

丘吉尔绝对是对帝国荣光念念不忘的那种人,他提出三环理论的目的是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表示英国在战后世界仍然很重要:自由世界有三个大环,英国在其间发挥着关键的枢纽作用,所以仍然有当超级大国的资格。

二战刚打完的时候世界上公认美英苏三个超级大国,丘吉尔在二战后期已经明显感觉到英国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他觉得还能抢救一下,因此提出三环外交的说法。

下面大部分是我自己的理解了。英国从来是玩离岸平衡,在我看来英国战后这个三环外交本质上是一个环大西洋平衡,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平衡以突出自己的地位。

离岸平衡的要素是什么呢?一个是有彼此对立的至少两股相对平衡的势力,然后玩平衡的人本身有改变力量对比的能力,这样挑动两边斗来斗去,就可以坐收渔利。

英国的三环外交,是联合第一个环来平衡后两个环。英国如果能联合英联邦国家形成一个稳固的势力,让欧洲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力量,再保持英国在欧美之间的特殊地位,英国就能平衡欧美了。

为了稳定第一个环英国搞了英联邦,为了第二个搞了英美特殊关系,第三个环就是促成欧洲联合。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出来英国设想中的英美特殊关系、英欧关系,都应该比较松散,只有不站队才能玩平衡嘛。

而欧洲要想和美国叫板必须联合起来,为此几百年里一直阻止欧洲统一的英国画风一变,甚至开始为欧洲联合摇旗呐喊。战后丘吉尔曾经多次到欧洲演讲宣传欧洲联合,甚至使用了“United States of Europe”这样非常激进的说法,认为欧洲最终会统一成一个国家(我真的笑了)

三环外交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实践起来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最根本的原因是英联邦变成了一个非常松散的联盟。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平衡外交的一个条件是你得有改变两边力量对比的实力,而英联邦的体量是实力的保证,英联邦一崩平衡术也无从谈起了。

英联邦的松散化实在是多亏了美国。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英国有一个英镑区,最开始源于大萧条时期。之前世界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国际结算主要使用英镑。大萧条中英国放弃金本位,很多英联邦国家(以及一些主要和英国贸易的非英联邦国家)也改为和英镑挂钩,并把外汇和黄金存在伦敦,这就构成英镑集团。

二战爆发后英国实行外汇管控,由英国协调整个英镑区的货币政策,区内资本自由流动兑换,但流动到区外国家需要审批,这就是英镑区。大部分非英联邦国家这时候都退出了,比较有意思的是后来自由法国也加入了英镑区,你就明白这时候自由法国其实就是英国罩的小弟。

英国管控外汇是为了保护英镑区各国共有的外汇和黄金,也是战争期间常见的做法。当时美元和黄金是非常稀缺的硬通货,外汇控制保证这些珍贵的资源不会外流,也防止大量英镑涌进英联邦。

战后英国经济崩溃,英镑实际价值远低于币面比价,这时候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慢慢来,通过恢复经济生产和贸易往来建立外汇储备,把市场上的英镑收回来,等英镑的实际价值恢复了再开放货币兑换。

但是美国不会给英国这个机会。之前也说了美国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压着不让英国有任何财政盈余,所以打完仗美国一断援助,英国政府立刻就破产了,只好去找美国(和加拿大)要钱。

美国说钱好说,但是有个小小的条件,你要在一年之内恢复英镑和美元的自由兑换。另一个附加条件是英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议,也就是承认美国的金融霸权。条件十分苛刻,但是急需资金的英国只能答应,最后美加一共借了50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没记错的话这笔钱英国还到了2006年。

因为通胀率,这笔贷款其实很合算,但早期英国经济状况非常差,还款压力也不小。而英国原本想要的根本不是贷款,他以为自己在战争初期牺牲那么大,美国会愿意送他几十亿美元的赠款/补偿,帮他恢复国内生产。但显然美国完全不想英国恢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问题这里先不说,就说货币互换。所有人都知道英镑不如美元值钱,都想把手上的英镑换成美元,所以一开放兑换英镑就遭到疯狂的挤兑。不得已英国很快又停止了货币互换,并且在两年后把英镑大幅贬值30.5%。

这对英国的公信力和在英联邦国家心目中的地位打击很大,因为持有英镑最多的就是英联邦国家,这是明抢啊。现在英国已经不是绝对霸权了,各个英联邦国家肯定会有想法,更不要说加拿大、澳大利亚之类的国家早就转投美国了(加拿大一直不是英镑区成员而与美元挂钩)。

在国际上一个政府要是没钱那真是连狗都嫌,穷成这样还当什么大哥呢?再加上美国一直干涉英国插手殖民地事务,下手比较狠的像苏伊士运河危机,其他的殖民地冲突里美国也从来不帮忙。种种因素下,英联邦的人心很快就散了。

60年代英国再回过头来看三环外交:欧洲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也确实是统一起来要和美国叫板了,但英国国力衰退得太厉害,成了欧美斗法中一个不太重要的存在。平衡外交已经不可能了,英国心情相当复杂:二十年前欧洲就是一群咸鱼啊,怎么差距一下就这么大了呢?

就算德国的经济奇迹是因为自身底子好,那法国呢?从战前水平来看,同等条件下英国绝不至于连法国都比不上。只能说美国就没给英国一个宽松的战后环境,迫使英国深陷经济泥潭而疲于奔命,英国不是输了战争而是输了和美国的博弈,在战后失去了一切。

战后英国的经济一直没缓过来,我想这也和英联邦松散化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正反馈过程,因为英国的经济其实很依靠殖民地市场。

英国本土的生产力早就不如美德了,之前通过所谓帝国特惠制(实际上就是贸易壁垒)保住殖民地市场强行续了一波。1947年签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要求消除贸易壁垒,这之后特惠制不断被削弱,随着殖民地独立更是名存实亡,最后在70年代作为加入欧共体的条件被废除了。

对比来看,直到现在非洲还有法郎区,货币政策仍然归法国管(所以我们总说法国在非洲吸血),而英镑集团现在已经连渣都不剩了。英国的殖民时代并没有给今天的英国留下太多实际利益,可以说大部分殖民遗产都打包送给美国了。

法国和英联邦对标的应该是法语国家组织,二者相比英联邦名气这么大一来是因为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成员国,总人口数也确实比较多;二来是因为英国有皇室这么个吉祥物。但换个角度来看,也侧面反映了如今英语世界在主流话语权上的强势地位,只不过是因为美国而非英国了。

那为什么当时英国没在美欧之间保持独立,而是当了美国的跟班呢?根上还是因为英联邦失效、英国国力衰弱,已经无力保持独立地位。美欧之间的实力对比又使英国能从英美关系中得到更多实际利益,自然而然地就倒向美国了。

美国也非常机智,在这个过程中把英国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内,让两国变得休戚与共。比如说英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而且英国的政治地位越来越依赖于英美特殊关系,核武这样的国之重器也和美国合作。

英国要是和美国翻脸,就算美国不动手英国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美国要是动手英国就更惨了;但是继续和美国搅在一起,体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也越来越不把英国当回事,最终的归宿无疑是沦为二流国家,且越到后期就越无力反抗。

要是世界格局一直像50年代那样美国一家独大,可能最好的办法还是好好跟着美国,风光一时是一时。但60年代欧洲崛起并且开始挑战美国的地位,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受到日欧经济繁荣的冲击,又因为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自身经济危机也很深重,甚至可以说英国的危机部分来源于美国(当然英国本身情况就不咋地)。眼看美国这艘大船快不行了,跟着美国也没什么前途,美国还老下黑手,英国就有跳船的想法了——又不是没选择,旁边的欧洲就很不错嘛。

六七十年代连续两任美国总统,分别来自不同党派的约翰逊和尼克松,对英美关系都不是很看重,美国对英国的轻视促使了英美关系恶化。同一时段内,英国不管是工党执政还是保守党执政,都寻求加入欧共体,可以说疏美亲欧几乎是当时英国政坛的一致看法,真是难得一见的奇景。

英国第一次申请的时候还比较有信心,毕竟英国在欧洲是有一定江湖地位的,大家都这么熟了肯定不会拒绝吧?然而并不是这样,英国在欧洲没有受到热情的欢迎,尤其在法国(的戴高乐)那里。

英国长期是美国那边的人,因此戴高乐始终怀疑英国的动机,欧共体现在正在针对美国搞事情,他当然不希望接受美国送来的特洛伊木马。另一方面,戴高乐也忌惮英国在欧洲国家内的影响力,担心欧共体会变成由英国主导。

但是英国坚持不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终于如愿加入了欧共体,很快却又发现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比较现实的问题是英国的经济萧条并没有得到改善(也是凑巧碰上了布雷顿森林解体、石油危机之类的糟心事),更深远的问题是英欧间的离心力过于强大,英国没多久就开始觉得自己亏了。

英欧失和当然与文化、战略的差异有关,毕竟海洋国家和陆地国家在利益和视角上天然就有冲突,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英美关系在其中的负面作用。

可能这次吵闹反而更让英国明白他和美国根本脱不开。英美之间融合得太深了,或者说美国对英国的渗透太深了。刚入欧的时候英国对融入欧洲可热心了,但不管英国再怎么表示和欧洲站在一起,他的防务和军事仍旧极度依赖美国。对坚持防务独立的法国而言这是难以接受的,难免觉得英国终究还是美国的人。

我觉得可能英国二战后直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他到底属于英美集团还是欧洲,而他的尴尬也一直没变过:和美国在一起就慢慢沦为附庸,欧洲又实在融不进去,而这个融不进去其实也和英国在欧美间反复摇摆的骑墙做派有关。

对英国来说,大多数时候亲美是必然的,亲欧是可以考虑的。脱不脱欧吵了几十年,最后说要脱了却又恋恋不舍。这让我不禁设想,如果一开始英国提出欧洲联合的时候就把自己也放在欧洲里面,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英国那时候虽然穷,但和欧洲其他国家比起来也还行,又自带二战的救世主光环,如果能带着西欧从废墟里重新站起来,也许能避免作为离岛被边缘化的宿命,扮演欧洲领导者的角色。

当然可能不会这么顺利,也没有人知道实际会怎么发展了,因为英国在战后选择了另一条路。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欧洲,而是一个更大的世界,从此他和美国就再也解不开了。

对于英欧之间不上不下的关系,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似乎给出了最终答案:合不来就各过各的吧。但这还不是问题的终结,时至今日英国内部的亲欧派和疑欧派仍旧吵吵闹闹。

英国和欧洲实在太近了,几百年来共同演化的历史脉络也让二者难解难分。1066年的诺曼征服把孤悬海外的英格兰从北欧拉进中西欧的纷纷扰扰,可能从那时开始英国和西欧就已经解不开了。

在美欧之间尴尬又纠结,这是我对英国的感觉,在当前的格局下也许还会一直尴尬着。

End

评论(19)

热度(2102)

  1. 共24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